商品詳細
【名稱】扁西施 (小煤窯朱泥)
【容量】130cc 【作者】戚志君 - 民間藝人 精美小品,泡茶實用利器?。?/div> 西施 · 壺型簡介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壺,文旦壺中的格調高雅者,原先叫西施乳,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,確實此壺象豐滿的乳房,壺紐象乳頭,流短而略粗,把為倒耳之形,蓋采用截蓋式,壺底近底處內收,一捺底,后人覺“西施乳”不雅,改稱“倒把西施壺”。 首創(chuàng)者徐友泉,明末清初吳梅鼎給了徐友泉極高的評價,稱“若夫綜古今而合度,極變化以從心,技而近乎道者,其友泉徐子乎。”吳梅鼎之所以為世人所識,實在是因為寫了一篇千五百字的《陽羨茗壺賦》。吳氏曾祖是明正德進士吳頤山,正德進士何許人也,不太清楚,只是他的家童名聲太盛,叫“供春”。吳頤山少時在宜興金沙寺讀書,家童供春服侍少主的同時,據說偷學了寺僧制壺,不經意間,成了紫砂壺史上的鼻祖。然后經歷了趙梁、董翰、元暢、時朋“四大名家”,然后是時鵬之子時大彬一家獨大,時大彬有一高足,就是徐友泉了。而吳梅鼎的父親和徐友泉交好,并請其到家中研制紫砂壺,成就了一段佳話。吳梅鼎更是耳濡目染,友泉晚年自嘆“吾之精,終不如時之粗”時,他不知道,紫砂史冊上,已經有了他濃重的一筆。 小煤窯朱泥· 泥料簡介簡介:小煤窯朱泥是紫砂三大泥----紅泥中的珍貴品種目前非常稀少,因收縮比高和含漿量高的原因,高目數的礦土燒結之后會呈現皺紋,粗看壺的表面是平整的,但細看側面卻有許多微細緊密自然收縮的流淌紋理。 所謂小煤窯,是指距離黃龍山約500米的一處地名,而非壺品用小煤窯燒制。因其地過去有幾間燒磚瓦陶罐的小煤窯,久而久之大家便以小煤窯代稱此地。這個地方從50年代開始便有零星朱泥礦出產,不過產量不大,那個時候的人對朱泥壺并不接受,做壺都以中大品為主,小煤窯朱泥開采出來,極少單獨制壺,由于小煤窯朱泥粘性很強,很多都是直接加到紫泥或者清水泥里面,增加泥料的粘合性。我們今天很少能看到小煤窯朱泥的老壺,顧老師認為這算是最主要的原因了。經過多人使用后反饋:小煤窯朱泥無論是在泡茶還是養(yǎng)壺方面都要遠勝過趙莊朱泥,透氣性能也更佳。實為泡鐵觀音的唯一選擇。 沖泡建議:鐵觀音不二之器,臺灣高山茶,普洱生茶,輕焙火烏龍茶,龍井等。 猜您喜歡
|
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
即日起可免費領紫砂壺資料